2023餐飲食物中毒應急預案

| 秋騰

某些食物如生肉、生魚等可能含有寄生蟲卵或幼蟲,攝入后經過消化道進入體內,引起腸道感染,導致腹痛、消化不良等癥狀。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餐飲食物中毒應急預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

2023餐飲食物中毒應急預案

2023餐飲食物中毒應急預案篇1

1.目的

為預防和控制食物中毒事件的發(fā)生,維護本公司正常后勤保障或后勤服務秩序,最大限度的減少食物中毒事件發(fā)生后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特制定本預案。

2.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及其所屬單位餐廳和食堂發(fā)生食物中毒后的行為管理。

3.參照文件

《__省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預案》

《__高速公路分公司衛(wèi)生管理制度》

《__高速公路分公司食堂管理辦法》

4.食物中毒應急處置預案

4.1服務區(qū)餐廳和各單位食堂是后勤保障的重點部門,餐廳或食堂負責人要堅持每一天對餐廳的物品、食品進行安全巡查、監(jiān)督。發(fā)生食物中毒時,按以下步驟進行搶救:

4.1.1食物中毒事件的報告

①在服務區(qū)餐廳或單位食堂用餐的司乘人員和員工短時間內出現多例嘔吐、腹痛、腹瀉等類似食物中毒癥狀時,在場的工作人員應立即向現場管理人員報告,由現場管理人員向值班領導報告,并啟動相應預案。

②值班領導接到報告后,立即趕赴現場指揮、協(xié)調事件的處理。

③值班領導應當立即向管理處和公司相關部門報告。

④現場管理人員根據事態(tài)發(fā)展趨勢,如果認為食物中毒事件嚴重的`,經請示值班領導同意后,立即向具有管轄權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wèi)生監(jiān)督部門報告中毒狀況、中毒發(fā)生時間、中毒主要癥狀、中毒的人數等,如果懷疑與投毒有關,還應向當地公安部門報告。

4.1.2食物中毒人員的救治

①現場管理人員根據上級領導指令迅速撥打96120等急救中心電話,詳細告之中毒狀況、中毒發(fā)生時間、中毒主要癥狀、中毒的人數等,并立即詢問如何進行現場救治。病人發(fā)生嘔吐時,切忌止吐,嘔吐有利于毒物排出。

②如醫(yī)療機構急救車輛不能迅速抵達現場,后勤保障部門應當及時調配車輛,盡可能按照就近、相對集中的原則以最短時間送至醫(yī)院救治。

4.1.3協(xié)助調查,采取相應措施

①中毒事件發(fā)生后,現場管理人員應當立即派人進行現場秩序的維持,控制可疑人員,必要時對中毒現場進行隔離和戒嚴。

②中毒事件發(fā)生后,后勤保障部門應當對引起中毒的可疑食品、原料立即封存,放入冷藏箱(柜)等待調查人員查驗,禁止繼續(xù)食用和擅自銷毀;服務區(qū)要追回售出的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對制作、盛放可疑食品的工具、容器以及廚房、售菜臺等可能的中毒現場予以控制;在衛(wèi)生部門專業(yè)人員到達后,積極配合專業(yè)人員對中毒事件進行調查。

③中毒事件發(fā)生后,對不能排除因飲用水因素造成的事物中毒,主管部門應當立即停止供水,留樣等待檢測。

④中毒事件發(fā)生后,服務區(qū)工作人員應當安撫中毒人員,穩(wěn)定現場司乘人員的情緒,保證服務區(qū)正常工作秩序。

4.1.4信息發(fā)布

食物中毒應由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wèi)生監(jiān)督部門確認,要嚴格控制信息發(fā)布渠道,由上級主管部門對外發(fā)布有關食物中毒狀況。

4.1.5總結報告

發(fā)生中毒事件后,事故發(fā)生單位自覺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進行總結與完善,加強管理,杜絕類似事件的再次發(fā)生,同時向上級部門作出書面報告。

5.注意事項與要求:

5.1預案演練務必每年進行一次,演練方式以桌面演練為主,其他方式為輔。

5.2負責人應擁有完整的訓練和演習記錄,作為評價和制定下一步計劃的參考資料;

5.3可邀請地方職能部門的人員來講課、指導,為訓練和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評價帶給參考意見;

5.4應盡量避免訓練與演習給公司正常運行造成干擾。

2023餐飲食物中毒應急預案篇2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切實提高全市學校應對食品安全突發(fā)事件的應急救援能力,根據教育部、衛(wèi)生部《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wèi)生管理規(guī)定》和《省教育廳關于印發(fā)〈貴州省校(園)食堂食品管理制度〉的通知》要求,特制定畢節(jié)市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yǎng)改善計劃學校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預案。

一、組織機構及成員:

學校是學生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責任的主體,各校要成立學校食品安全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理小組,負責學校食品衛(wèi)生安全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置工作。 組 長:校長

副組長:分管食品安全副校長

成 員:學校食堂食品衛(wèi)生安全管理部門負責人、學校食堂食品衛(wèi)生安全管理人員、各班班主任。

二、工作職責:

1、應急小組組長負責全面工作,平時加強監(jiān)督管理協(xié)調部門之間的工作,發(fā)生突發(fā)事件,負責總體協(xié)調,組織、指揮等應急工作安排。

2、副組長負責食品安全檢查工作,并制定管理措施及檢查的各項措施,并與衛(wèi)生、食藥監(jiān)、防疫部門聯系接受監(jiān)督。發(fā)生突發(fā)事件立刻向組長和教育主管部門報告,并在組長的領導下及時展開工作,并做好家長情緒穩(wěn)定工作,配合協(xié)調解決問題。

3、學校食堂食品衛(wèi)生安全負責人、管理人員和各班班主任,要對學校食堂食品衛(wèi)生安全進行全程監(jiān)控,并制定檢查的各項措施及管理措施。發(fā)生突發(fā)事件立刻向副組長報告,提供一線的情況,查明事因,及時落實相關工作安排,并向師生及家長做好解釋工作。

三、預防措施

1、加強食品衛(wèi)生安全的教育、宣傳,堅持上好健康教育課,定期對學生進行食品衛(wèi)生知識和安全知識教育;

2、教育學生講衛(wèi)生,勤洗手、勤洗頭、勤洗澡、勤換衣,勤剪指甲。學校食堂從業(yè)人員必須具備健康證,定期體檢,無法定傳染性疾病,持證上崗;

3、食堂采購食品必須在取得合法經營權、手續(xù)齊全的正規(guī)經銷攤點定點采購。采購的蔬菜要新鮮,要用清水多次沖洗清除殘留農藥。不得加工變質腐爛的蔬菜,不得加工涼拌菜,禁止使用四季豆。每天堅持試嘗、留樣制度,并作好詳細、準確的記錄;

4、嚴禁他人隨意進出食堂,要有進出、檢查記錄。生熟食品存放要分開,熟食配餐間由專人負責;

5、從業(yè)人員加工食品時,必須穿戴清潔衛(wèi)生的工作衣帽。不留長指甲,不留長發(fā),不吸煙,要有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

6、學校小賣部出售的定型包裝食品必須有生產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不得出售變質、過期和不干凈的食品;

7、嚴禁采購和加工霉爛變質、污染,未經檢疫的食物,未經化驗鑒定許可的野生動植物和病死的家禽、家畜不得食用;

8、制作食品應當燒熟煮透。生熟食品應分開存放,加工生熟食物的刀、菜板應當分開,并有明顯標識,剩余食品應冷藏保鮮,食用前仔細檢查并充分加熱;

9、食品儲藏柜應當保持干燥、陰涼、通風,防止食品霉爛變質,嚴禁將食品與非食品、有毒物質存放在一起;

10、食堂加工處理的廢棄物、垃圾必須放入加蓋的垃圾箱內;

11、每年按照國家《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進行水質監(jiān)測,化驗飲用水,蓄水池應當加蓋加鎖,定期清洗、消毒,防止污染和壞人投毒。

四、應急處理程序

學校一旦發(fā)生食品衛(wèi)生安全突發(fā)事件,校長立刻作出決定,迅速啟動應急處理工作預案。

1、學校行政領導必須迅速趕赴現場,及時組織教師和相關人員搶救治療食物中毒人員,盡可能按就近、相對集中的原則進行搶救處理;

2、同時向當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門、衛(wèi)生、食藥監(jiān)等部門報告。報告中毒情況、發(fā)生時間、主要癥狀、人數等。

3、穩(wěn)定師生情緒,要求各類人員不得以個人名義向外擴散消息,更不得進行渲染和夸大,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亂,如懷疑是人為投毒,應立即向當地公安部門報告;

4、嘔吐有利于毒物排出,病人發(fā)生嘔吐時,切忌止吐。學校安排人員配合醫(yī)院、醫(yī)務人員妥善救治病人,并派人到醫(yī)院守護中毒病人,有什么情況便于及時匯報、解決和處理;

5、指派有關人員保護好現場,保管好供應給學生的食物,對可疑的食物和留樣食品立即封存。待現場調查取證結束后,按照有關部門的要求進行處理;

6、學校領導和有關人員要密切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學生、家長和社會各方面的工作,對發(fā)生食物中毒的學生逐一進行個案調查,內容包括主要癥狀、最早發(fā)病時間,如實說明24—48小時前的進餐情況等,做好學生思想工作,讓學生積極配合醫(yī)院醫(yī)務人員進行治療,遵守醫(yī)囑,爭取早日康復;

7、集中患者,以便急救車能迅速運輸患者。后勤人員、學校安保人員到現場維持秩序,關閉校門,疏導急救通道,防止校外人員涌入學校影響正常的急救工作;

8、班主任組織其余學生回到教室,并從心理學角度疏導學生的心理,等待學校領導的通知;

9、患者送往醫(yī)院后,除當班行政人員留守學校外,其余行政人員、患者的班主任應到醫(yī)院慰問、安撫患者。做好患者的思想穩(wěn)定和心理舒緩工作。

10、造成事故的直接或間接責任人除等候處理外,應積極配合做好應急處置的相關工作。

五、后期處置

1、善后處理

配合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負責組織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善后處置工作,包括人員安置、補償,污染物收集、清理與處理等事項。盡快消除事故影響,妥善安置和慰問受害和受影響人員,盡快恢復正常教學秩序,保證社會穩(wěn)定。

2、責任追究

對在食品安全事故的預防、通報、報告、調查、控制和處理過程中,有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等行為的,配合紀檢和監(jiān)察等部門依據有關法律法規(guī)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3、總結報告

事故善后處置工作結束后,學校食品安全應急工作小組應總結分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應急救援工作的建議,完成應急救援總結報告。

2023餐飲食物中毒應急預案篇3

食物中毒多因食品、飲料保潔不當所致,其中毒癥狀多見于急性腸胃炎癥狀,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為保障住店賓客及全體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不發(fā)生食物中毒事件,必須采取以下措施,預防食品中毒事故,保證酒店客人及所有人員的生命安全。

一、預防措施:

(一)飲食安全事故的種類及預防措施:

1、肉、蛋、家禽、水產類及乳類等引起的沙門氏毒中毒,多由于對帶菌食物加熱不足或運輸貯藏時再次被污染,在食前又未加熱滅菌而造成沙門氏菌食物中毒。由剩飯、剩菜、熟肉制品、死螃蟹等引起的病源性大腸桿菌中毒。

預防措施:

a、生熟食品的用具和容器分開使用;

b、食品低溫冷藏5攝氏度以下保存,抑制細菌生長;

c、食用采購回的熟肉制品前再高溫處理一次,殺死細菌;

d、禽蛋類在食用前必須煮沸8分鐘以上;

2、由帶菌者污染了熟食而引起的痢疾桿菌中毒,中毒食物為肉、奶等熟食。

預防措施:

a、患者和帶菌者嚴禁炊事操作;

b、 熟食品的用具和容器分開使用;

c、 用采購回的熟肉制品前再高溫處理一次,殺死細菌;

d、 生吃的蔬菜要清洗干凈;

3、由海產品、暴腌蛋品、肉類、涼拌菜引起的副溶血性弧菌中毒。

預防措施:

a、炊具分開,注意洗涮、消毒,防止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b、 物烹制時要煮透,防止外熟里生;

c、 鹽漬海蟄等水產品時保存需用40%鹽水浸漬保存,食用前反復用清水洗凈,外加食醋或蒜泥。

4、由剩飯、牛奶、糕點、熟肉、冷葷等引起的葡萄球菌中毒。常見肉類、魚類及其制品引起的產氣莢膜梭菌中毒。由剩米飯、熟肉、奶制品、魚類、肉菜湯等引起的蠟樣芽孢桿菌中毒。

預防措施:

嚴禁化膿性皮膚病患者操作食品、食具,以免污染,杜絕質量不合格的牛乳。

a、有計劃做飯,盡量不?;蛏偈?;

b、剩米飯食前應高溫滅菌;

c、剩米飯不得摻入新米飯中微溫即食;

d、有異味、變質面食不能再吃,不得摻入面粉中發(fā)面食用。

5、由發(fā)酵豆谷類制品、肉類和罐頭等食品引起的肉毒梭菌中毒。

預防措施:

a、自制發(fā)酵豆谷類食品時,制作前要做加熱滅菌;

b、貯存發(fā)酵后的食品,需回鍋加熱后食用。

6、由霉變玉米、茶生、小麥、大米等引起的黃曲霉素中毒。食用霉變甘蔗軋得汁、腐爛的生姜造成的中毒。

預防措施:

a、糧食水份應保證在14%以下,濕度不超過70%;

b、霉變的食物不能食用;

7、赤霉病毒中毒,常見為被禾谷鐮刀菌污染了的糧食或面粉。

預防措施:采購來把關,杜絕食用霉變的糧食;

8、吃了沒炒熟的四季豆、蕓豆,鮮黃花菜、鮮蠶豆、鮮木耳、沒煮熟的豆?jié){。

預防措施:廚房要按照程序、工藝加工。

二、重要領導、貴賓重大宴會預防食物中毒措施

1、采取專人、專購、專人驗貨、專人管理。

2、專人進行制作烹制。

3、專人服務上桌。

4、食品留樣待查。

5、質檢部全程跟蹤檢查。

三、應急處理機構組織體系與職責:

(一)餐飲部:檢查后廚房日常菜品操作與食物儲藏的規(guī)范,如遇緊急事故,做好留樣工作;

(二)采購部:嚴格把好采購關,對購進原料的質量負首要責任;

(三)人資部與財務部:在總經理的指揮下緊急事故發(fā)生時負責資金主調配工作;

(四)保安部:維持酒店正常工作秩序,負責傷員疏散、護送工作;

(五)工程部、管家部、餐廳部,協(xié)助保衛(wèi)部進行傷員的護送工作;

(六)質檢部: 不定期對后廚房的食品衛(wèi)生進行抽查。

(七)行政辦公室:負責車輛運送及本部門員工調配。

四、緊急預案

1、中毒事故發(fā)生后,無論是員工或是顧客,發(fā)現人員應立即報告本部門負責人,保安部負責人,分管副總。及總經理,最遲不超過五分鐘。

2、各負責人到達現場后,了解中毒人員身體狀況,身份國籍、中毒原因,數量,分管副總根據情況上報總經理,由總經理決定是否報警和撥打急救中心“120”電話急救。

3、無論是否報警,保安部負責人要第一時間安排保安,保護現場清退閑雜人員。

一、不報警,不報急救中心。

如果現象很輕微,總經理確定不報警,視中毒人員身份分別處理,如果是員工,中毒嚴重且人數較多則由部門負責人、行政辦公室人員、人力資源部人員,陪同分散就近就醫(yī),由行政總監(jiān)安排車輛運送。如果中毒者是員工不嚴重,則由部門負責人、人力資源負責人做好安撫工作。如果中毒者是客人無論輕重,則由大堂經理,分管副總經理立即就近送醫(yī)院治療,并做好安撫。

二、報警、報急救中心。

1、總經理確定報警后,由保安部經理負責向公安機關報警,由大堂經理向急救撥打“120”中心呼救,若中毒者情況危急可由行政辦公室安排專車送就近醫(yī)院搶救。并通知中毒者單位或家人。

2、保安部應第一時間安排人員到現場保護,不讓任何人接近有毒或可能有毒物品如藥物、容器、飲品、食物殘留、嘔吐物等。

3、保安部負責安排車位,人員等候警車、急救車到來及離開。

4、保安部負責維持現場秩序,防止閑雜人員圍觀

5、大堂經理協(xié)助對中毒者私人物品進行登記,并一式兩份留存、上報。并記錄警車、急救車到來離去時間,警方人員姓名等資料登記備案。

6、如懷疑有人投毒,保安負責人應排查可疑人員,發(fā)現后保安部立即滯留并交警方處理。

7、保安部負責人配合急救中心醫(yī)護人員的搶救工作,情況嚴重時隨中毒者前往醫(yī)院,適時做好對中毒者的訪問記錄。

8、如中毒者已死亡,應保護好現場,按總經理指令,配合公安人員、法醫(yī)的工作。

2023餐飲食物中毒應急預案篇4

一、概述

食物中毒是由于誤食被細菌、毒物等污染或含有讀物的食物后,引起人體損害產生中毒癥狀的疾病。為了正確處理食物中毒給人員帶來的危害,確保員工身體健康,避免由于突發(fā)事件造成混亂或職責不清楚造成指揮失靈,延誤搶救時間,結合項目部實際制定應急豫案。

二、領導小組

項目部成立相應的食物中毒領導小組,組長由項目經理擔任,副組長由項目副經理擔任,組員由項目部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和其他部分人員組成。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名單報公司領導小組備案。職責如下:

1、組長:接到報警后,應迅速了解事故情況,作出指示決策,下達應急搶險命令。

2、副組長:根據組長下達的搶救命令,組織人員開展搶救工作,并做好事故的通報和事故處理工作。

3、相關部門

①辦公室:值班電話設置于辦公室內,負責事故的'接報;配合主管領導做好事故的評價及傳遞、上報等信息處理工作;做好事故現場拍照、收集證據工作;根據領導指示、決策,做好上傳下達,協(xié)調有關工作事宜。

②其它職能部門/單位:根據現場搶救機構的指令,及時組織調配搶險物資、設備和技術人員,投入現場搶險工作。

三、食物中毒的分類

1、細菌性食物中毒:由于吃入食物被某些細菌及其毒素所污染而致;

2、毒素(真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為有害真菌;

3、植物性食物中毒;植物本身含有有毒物質,如毒蘑菇及發(fā)芽的馬鈴薯。

四、食物中毒的特點

1、在集體食堂或家中用餐,可因吃同一種有毒食品而爆發(fā)中毒,來勢兇猛,發(fā)病率高,危害性大;

2、潛伏期短,大多在攝入有毒食品后半小時到24小時內發(fā)??;

3、臨床癥狀大多相似,一般以急性胃腸炎癥為主。

五、食物中毒的應急處理

1、催吐:只要胃內尚有毒物存在,都應作催吐處理,催吐是排出胃內毒物的最好辦法;

2、可用硬羽毛、匙柄、筷子、手指等攪觸咽喉壁使之嘔吐,同時口服清水,反復刺激嘔吐,以胃內為清水為度

3、將食鹽8克溶于200毫升溫水中反復口服;

4、病情嚴重者在應急處理的同時急送醫(yī)院進行進一步舊址。

六、食物中毒的預防

1、制定切實可行的衛(wèi)生制度,不食用有毒食物是預防中毒的根本措施;

2、提高警惕,克服麻痹思想,作好食品民事行政工作和安全保衛(wèi)工作;

3、掌握如下食物中毒發(fā)生規(guī)律和重要環(huán)節(jié):

①禁止銷、購有毒或變質食品;

②防止食品污染或變質;

③食品的采購、加工要有計劃性,防止變質或污染;

④加強食品的制、貯食用過程中的衛(wèi)生管理,防止變質或污染;

⑤食堂和家庭應做到有計劃的采購和燒煮食物,盡量不積壓;

⑥從事炊事人員應定期檢查身體,凡患傳染病或未愈之前,不得從事炊事工作;

⑦消滅蠅、鼠、蟑螂等傳染媒介,建立必要的衛(wèi)生設施和食品衛(wèi)生防護設備。

4、食前消滅病原體

①檢查食品質量、腐敗、變質、污染的食品做到不買、不做、不吃;

②飯、菜要煮熟、燒透、剩飯菜一定要回鍋,燒煮后方可食用;

③吃涼菜時,用開水短時燙炒,用涼開水沖洗,并加醋調味,以消滅病原體。

5、廣泛開展宣傳工作

①認識有毒動物、植物,以防誤食中毒;

②養(yǎng)成衛(wèi)生習慣,不可隨意攝食;

③不用鋅、銅、鐵、銻等器具燒煮或貯存酸性等食物,避免發(fā)生化學性食物中毒;

④嚴格遵守農藥的管理和使用制度,防止食物污染而導致中毒。

2023餐飲食物中毒應急預案篇5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切實提高全市學校應對食品安全突發(fā)事件的應急救援能力,根據教育部、衛(wèi)生部《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wèi)生管理規(guī)定》和《省教育廳關于印發(fā)〈貴州省校(園)食堂食品管理制度〉的通知》要求,特制定畢節(jié)市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yǎng)改善計劃學校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預案。

一、組織機構及成員:

學校是學生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責任的主體,各校要成立學校食品安全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理小組,負責學校食品衛(wèi)生安全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組長:校長

副組長:分管食品安全副校長

成員:學校食堂食品衛(wèi)生安全管理部門負責人、學校食堂食品衛(wèi)生安全管理人員、各班班主任。

二、工作職責:

1、應急小組組長負責全面工作,平時加強監(jiān)督管理協(xié)調部門之間的工作,發(fā)生突發(fā)事件,負責總體協(xié)調,組織、指揮等應急工作安排。

2、副組長負責食品安全檢查工作,并制定管理措施及檢查的各項措施,并與衛(wèi)生、食藥監(jiān)、防疫部門聯系接受監(jiān)督。發(fā)生突發(fā)事件立刻向組長和教育主管部門報告,并在組長的領導下及時展開工作,并做好家長情緒穩(wěn)定工作,配合協(xié)調解決問題。

3、學校食堂食品衛(wèi)生安全負責人、管理人員和各班班主任,要對學校食堂食品衛(wèi)生安全進行全程監(jiān)控,并制定檢查的各項措施及管理措施。發(fā)生突發(fā)事件立刻向副組長報告,提供一線的情況,查明事因,及時落實相關工作安排,并向師生及家長做好解釋工作。

三、預防措施

1、加強食品衛(wèi)生安全的教育、宣傳,堅持上好健康教育課,定期對學生進行食品衛(wèi)生知識和安全知識教育;

2、教育學生講衛(wèi)生,勤洗手、勤洗頭、勤洗澡、勤換衣,勤剪指甲。學校食堂從業(yè)人員必須具備健康證,定期體檢,無法定傳染性疾病,持證上崗;

3、食堂采購食品必須在取得合法經營權、手續(xù)齊全的正規(guī)經銷攤點定點采購。采購的蔬菜要新鮮,要用清水多次沖洗清除殘留農藥。不得加工變質腐爛的蔬菜,不得加工涼拌菜,禁止使用四季豆。每天堅持試嘗、留樣制度,并作好詳細、準確的記錄;

4、嚴禁他人隨意進出食堂,要有進出、檢查記錄。生熟食品存放要分開,熟食配餐間由專人負責;

5、從業(yè)人員加工食品時,必須穿戴清潔衛(wèi)生的工作衣帽。不留長指甲,不留長發(fā),不吸煙,要有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

6、學校小賣部出售的定型包裝食品必須有生產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不得出售變質、過期和不干凈的食品;

7、嚴禁采購和加工霉爛變質、污染,未經檢疫的食物,未經化驗鑒定許可的野生動植物和病死的家禽、家畜不得食用;

8、制作食品應當燒熟煮透。生熟食品應分開存放,加工生熟食物的刀、菜板應當分開,并有明顯標識,剩余食品應冷藏保鮮,食用前仔細檢查并充分加熱;

9、食品儲藏柜應當保持干燥、陰涼、通風,防止食品霉爛變質,嚴禁將食品與非食品、有毒物質存放在一起;

10、食堂加工處理的廢棄物、垃圾必須放入加蓋的垃圾箱內;

11、每年按照國家《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進行水質監(jiān)測,化驗飲用水,蓄水池應當加蓋加鎖,定期清洗、消毒,防止污染和壞人投毒。

四、應急處理程序

學校一旦發(fā)生食品衛(wèi)生安全突發(fā)事件,校長立刻作出決定,迅速啟動應急處理工作預案。

1、學校行政領導必須迅速趕赴現場,及時組織教師和相關人員搶救治療食物中毒人員,盡可能按就近、相對集中的原則進行搶救處理;

2、同時向當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門、衛(wèi)生、食藥監(jiān)等部門報告。報告中毒情況、發(fā)生時間、主要癥狀、人數等。

3、穩(wěn)定師生情緒,要求各類人員不得以個人名義向外擴散消息,更不得進行渲染和夸大,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亂,如懷疑是人為投毒,應立即向當地公安部門報告;

4、嘔吐有利于毒物排出,病人發(fā)生嘔吐時,切忌止吐。學校安排人員配合醫(yī)院、醫(yī)務人員妥善救治病人,并派人到醫(yī)院守護中毒病人,有什么情況便于及時匯報、解決和處理;

5、指派有關人員保護好現場,保管好供應給學生的食物,對可疑的食物和留樣食品立即封存。待現場調查取證結束后,按照有關部門的'要求進行處理;

6、學校領導和有關人員要密切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學生、家長和社會各方面的工作,對發(fā)生食物中毒的學生逐一進行個案調查,內容包括主要癥狀、最早發(fā)病時間,如實說明24-48小時前的進餐情況等,做好學生思想工作,讓學生積極配合醫(yī)院醫(yī)務人員進行治療,遵守醫(yī)囑,爭取早日康復;

7、集中患者,以便急救車能迅速運輸患者。后勤人員、學校安保人員到現場維持秩序,關閉校門,疏導急救通道,防止校外人員涌入學校影響正常的急救工作;

8、班主任組織其余學生回到教室,并從心理學角度疏導學生的心理,等待學校領導的通知;

9、患者送往醫(yī)院后,除當班行政人員留守學校外,其余行政人員、患者的班主任應到醫(yī)院慰問、安撫患者。做好患者的思想穩(wěn)定和心理舒緩工作。

10、造成事故的直接或間接責任人除等候處理外,應積極配合做好應急處置的相關工作。

五、后期處置

1、善后處理

配合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負責組織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善后處置工作,包括人員安置、補償,污染物收集、清理與處理等事項。盡快消除事故影響,妥善安置和慰問受害和受影響人員,盡快恢復正常教學秩序,保證社會穩(wěn)定。

2、責任追究

對在食品安全事故的預防、通報、報告、調查、控制和處理過程中,有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等行為的,配合紀檢和監(jiān)察等部門依據有關法律法規(guī)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3、總結報告

事故善后處置工作結束后,學校食品安全應急工作小組應總結分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應急救援工作的建議,完成應急救援總結報告。

365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