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收獲與心得簡短

| 新華

社工收獲與心得簡短篇1

2013年7月2日至4日,我參加了2013年社區(qū)工作者培訓班,雖只有短短的幾天時間,但課程內容相當豐富,有社會工作實務原則的介紹,社會工作和社區(qū)互助的關系,社會工作實務的交流,還有分組案例討論分析,十分切合社區(qū)工作實際。

培訓中,每位老師帶來的專業(yè)報告都十分精彩。老師們生動的講解,舉出一個個貼近生活的案例,結合具體事件,加以理論的運用,把我認為很繁瑣的問題變得有條有理,使我收獲頗多。

在所有課程中,讓我記憶最深的是上海大學社工系范教授給我們帶來的社區(qū)工作實務原則專題報告,范老師用幽默詼諧的語言講述了他在生活、工作中接觸的實例,他用心理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的技巧讓我們得到很多啟發(fā)。通過他的講座,是我們了解到面對不同的人群要用不同的策略,要了解不同行為表現人群背后的心理因素,要善于站在居民的角度換位思考。因此在今后工作中,我們要尊重每一位居民,耐心傾聽居民的訴說,讓居民把情緒發(fā)泄出來,把不滿訴說出來,從細微中洞察信息和居民訴求,了解事件背后的深層原因,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為居民服務。

分組案例討論和集中點評,讓我們分享到社區(qū)同仁的社會工作經驗交流和與老師共同解析案例,學會面對出現矛盾和問題,如何著手進行處理解決,提高了自身的業(yè)務素質和理論水平,使我受益匪淺。

這次培訓,包含了在社區(qū)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種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讓我們學到了寶貴的工作經驗。我深刻的體會到,作為一名社工,不僅要有一顆服務居民的心,還應具備社會工作專業(yè)知識及心理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綜合知識,要熟練掌握與社區(qū)工作業(yè)務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政策知識及個案、小組、社區(qū)、社會工作行政等社會工作方法。作為新時期的社工,我們更應該以創(chuàng)新的理念在社區(qū)這個基層崗位上發(fā)揮它應有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腳踏實地,勇挑重擔,努力提高服務居民的本領和水平,為民排憂解難,為民多辦實事,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求、我有所為”。

社工收獲與心得簡短篇2

一、崇高的社會責任

一般而言,責任意味著依照身份、地位或職業(yè),由命令或習俗責成的工作、行為、服務或職務。社會責任就是人們所扮演的社會角色所應該發(fā)揮的功能。社會責任的賦予者可能是政府、組織和團體,也可能是社會公眾、家庭和個人。通過政府、組織和團體賦予的責任通常具有強制性,受法律、行政和經濟約束;而由社會公眾、家庭和個人所賦予的責任則往往具有自然和自覺的特征,受社會輿論和個人良心約束。

社會工作者的責任分為社會責任和專業(yè)責任。前者是指在一般社會關系中力所能及的助人行為,后者則是在專業(yè)崗位上應盡的工作義務。與普通公民相比,社會工作者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具有更強的敏感度;同時,公眾對社會工作者這一職業(yè)群體也會在道德上寄予更高的希望。我們很難想象缺乏社會責任感的人能夠在社會工作實踐中盡到專業(yè)責任。此外,社會工作者也往往能夠通過不斷進行專業(yè)實踐而強化自己的社會責任感。

二、豐富的人文情懷

人文情懷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對本身的親近情感,是人類對自身生命、健康、尊嚴的自然關愛,它是人們的社會責任和倫理規(guī)范的情感基礎。不過,由于宗教信仰、政治派別和社會分工等因素的影響,不同的群體和民族表達人文情懷的程度不同,方式各異。

如果說專業(yè)價值體系是社會工作實踐的哲學基礎,那么人文情懷則是其中最重要的感性動力。一般公眾內心具有的諸如慈善、憐憫等自發(fā)、直覺的助人意識,往往基于道德因素;而社會工作者的人文情懷則是一種更為豐富、成熟、穩(wěn)定的社會情感,與其專業(yè)價值一脈相承,并能通過專業(yè)實踐不斷得到強化。許多事例表明,即使由于種.種原因脫離了社會工作領域,人們在實踐中已經固化的那種對人類的深切關愛依然時刻影響著他們的生活。

三、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

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是指社會工作者在遇到困難、挫折、緊急事件或處于危機狀態(tài)時,能夠克制和調適負面情緒,從而保持理性的思考、判斷和行為選擇。

社會工作者在處理紛繁復雜的家庭和個人案例時,有時不僅會遇到社會資源的不足、社會政策和專業(yè)價值的沖突、個人價值和專業(yè)倫理的沖突等問題,還會遇到專業(yè)方法與案主文化系統(tǒng)之間的矛盾。因此,在實踐中產生的緊張、慌亂、激動、猶豫、悲傷、壓抑、失望、孤獨、煩躁甚至恐懼等負面的情緒和感受,是我們必須面對和調適的。

一般地說,個人的專業(yè)知識、實踐能力和專業(yè)職責是保持心理穩(wěn)定的前提。積累的知識越豐富,掌握的技術越熟練,文化敏感度越高,專業(yè)價值越穩(wěn)固,就越能避免心理失衡。其中,豐富的實踐經驗是有效調適心理失衡的寶貴資源。但是,對許多新手而言,則需要資深社會工作者和專業(yè)督導老師的輔導。如果不能通過接受輔導消除或減輕壓力,建議工作者轉介案例、休假或更換工作環(huán)境。

四、勇敢的挑戰(zhàn)精神

挑戰(zhàn)精神是指在對傳統(tǒng)的思想、道德、行為和制度的懷疑、批判過程中和創(chuàng)造新事物方面所展示出的信念和毅力。

社會工作實踐的主旨在于通過幫助弱者、處于壓力和困境中的人們來促進社會的平等、公平,維護人類自身的尊嚴。盡管我們不否認社會工作在維護現存社會制度和道德體系方面的作用,或者說,社會工作的主要功能是改良,但它固有的革命性潛能決定了它需要時常挑戰(zhàn)損害和妨礙弱者權益的那些觀念、行為甚至制度。對處理家庭和個人案例的社會工作者來說,由于不同案主的需求和問題各異,他們很難預測未來的困難,問題往往不期而至,而答案還需要不斷摸索。因此,培養(yǎng)這種敢于嘗試、勇于負責的信念和毅力,并使之成為習慣,對維護專業(yè)價值和案主權益具有重要意義。

社工收獲與心得簡短篇3

經過一天的社區(qū)服務,雖然很累,但是心里覺得滿滿的充實。正如我們培訓老師所說的,做社工不在于你的專業(yè)教育有多扎實,而首先在于你的一顆服務的心和態(tài)度。是的,我們社工服務就目前來講都還不成熟,工作技巧和實務經驗都比較缺乏,我們不需要一開始就給自己要做得多好多專業(yè)的壓力,我們只需要真誠平等地對待服務對象,接納他們,傾聽他們,用一顆熾熱的心去為他們服務就好了。當然,隨著時間推移,我們還是需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在社區(qū)服務中,我們要學會贊美人,把自己對別人的欣賞表達出來。于是我們有一套愛的鼓勵,也學會從優(yōu)勢視角去看人,也學會了從細節(jié)和實處去贊美人。例如,我們看見小朋友很快的完成了作業(yè),我們會獎勵小朋友一個小紅花以示鼓勵。

永遠比服務對象熱情主動。無論是在小組活動還是還是社區(qū)游戲中,我們都要比服務對象更投入,更high,這樣他們才會被我們帶動,被我們所感染。并且,要主動了解服務對象的基本情況,任何時候都要站在服務對象的角度思考,簡稱換位思考??鋸堻c說,就是要把服務對象當成戀人,這樣你就會知他所需,急他所急。

在工作中,善于學習。在扎實專業(yè)基礎的同時,我們更需要不斷用新知識沖擊我們的大腦,廣泛吸收不同學科和領域的知識。這就要求我們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像雜草一樣吸收各種肥料,不管是化肥還是廢棄物。在每次參加社工培訓和社區(qū)服務之后,要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不僅分享和服務對象之間的故事,還要記錄工作當中的點點滴滴。這是扎實我們專業(yè)基礎和提高專業(yè)能力的一個簡便途徑。當然如果我們覺得社工機構和社工工作還不成熟,那我們可以以此為反面教材,學會引以為鑒才是學習的王道。

以上是我本次社工實踐中的心得,也是我在今后社區(qū)工作中的努力發(fā)展的方向。我深深被社工精神感染著,我熱切渴望加入到更多社工活動中,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會用真情和熱情幫助更多弱勢群體,用制度和崗位的職責為社會服務,我努力爭取更多的機會,為社會獻出一份微薄但很堅實的力量。

社工收獲與心得簡短篇4

2021年7月2日至4日,我參加了2021年社區(qū)工作者培訓班,雖只有短短的幾天時間,但課程內容相當豐富,有社會工作實務原則的介紹,社會工作和社區(qū)互助的關系,社會工作實務的交流,還有分組案例討論分析,十分切合社區(qū)工作實際。

培訓中,每位老師帶來的專業(yè)報告都十分精彩。老師們生動的講解,舉出一個個貼近生活的案例,結合具體事件,加以理論的運用,把我認為很繁瑣的問題變得有條有理,使我收獲頗多。

在所有課程中,讓我記憶最深的是上海大學社工系范教授給我們帶來的社區(qū)工作實務原則專題報告,范老師用幽默詼諧的語言講述了他在生活、工作中接觸的實例,他用心理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的技巧讓我們得到很多啟發(fā)。通過他的講座,是我們了解到面對不同的人群要用不同的策略,要了解不同行為表現人群背后的心理因素,要善于站在居民的角度換位思考。因此在今后工作中,我們要尊重每一位居民,耐心傾聽居民的訴說,讓居民把情緒發(fā)泄出來,把不滿訴說出來,從細微中洞察信息和居民訴求,了解事件背后的深層原因,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為居民服務。

分組案例討論和集中點評,讓我們分享到社區(qū)同仁的社會工作經驗交流和與老師共同解析案例,學會面對出現矛盾和問題,如何著手進行處理解決,提高了自身的業(yè)務素質和理論水平,使我受益匪淺。

這次培訓,包含了在社區(qū)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種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讓我們學到了寶貴的工作經驗。我深刻的體會到,作為一名社工,不僅要有一顆服務居民的心,還應具備社會工作專業(yè)知識及心理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綜合知識,要熟練掌握與社區(qū)工作業(yè)務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政策知識及個案、小組、社區(qū)、社會工作行政等社會工作方法。作為新時期的社工,我們更應該以創(chuàng)新的理念在社區(qū)這個基層崗位上發(fā)揮它應有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腳踏實地,勇挑重擔,努力提高服務居民的本領和水平,為民排憂解難,為民多辦實事,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求、我有所為”。

社工收獲與心得簡短篇5

20___8月13日至15日,開發(fā)區(qū)社會發(fā)展局組織為期三天的社工培訓。我們社區(qū)共有5名社工作為第一批參訓人員參加了本次培訓。作為我本人也有一些小小心得,供大家參考。

在培訓中,從一開始的動員大會,到各位老師帶來的專業(yè)課程;從社區(qū)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到“智慧社區(qū)”綜合管理平臺……每一堂課都十分精彩,讓我記憶最深的是杭州師范大學王淑玲老師給我們帶來的社區(qū)工作與心理咨詢課程,王老師用幽默詼諧的語言講述了她在生活、工作中接觸的實例,她用心理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的技巧讓我們得到很多啟發(fā)。通過她的講座,我們知道了社區(qū)居民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因為經歷、年齡、學識等因素而大相徑庭,面對不同的人群要用不同的策略,要了解不同行為表現人群背后的心理因素,要善于站在居民的角度換位思考。因此在今后工作中,我們不能因為自己手上有事就草草打發(fā)來訪居民,要耐心傾聽居民訴說,讓居民把情緒發(fā)泄出來,把不滿訴說出來,從細微中洞察信息和居民訴求,了解事件背后的深層原因,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為居民服務。

這次培訓,內容十分豐富,包含了在社區(qū)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種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讓我們學到了寶貴的工作經驗。我深刻的體會到,作為一名社工,不僅要有一顆服務居民的心,還應具備社會工作專業(yè)知識及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管理學、教育學、法學等多學科綜合知識,要熟練掌握與社區(qū)工作業(yè)務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政策知識及個案、小組、社區(qū)、社會工作行政等社會工作方法,連兵法36計都可以應用到社區(qū)工作中去。

社區(qū)不僅僅是政府的一個窗口,更是一個聯系的紐帶,細小的一句話、一個舉動就能感染居民的心,這需要我們在工作中不斷的細致完善、不斷的學習,努力提高服務居民、服務群眾的本領和水平。在日常工作中熟練運用各種方法為居民排憂解難,為居民多辦實事,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求、我有所為”,才是一名合格的社工。這也是我個人理解的本次培訓的意義所在!

社工收獲與心得簡短篇6

白駒過隙,轉眼間為期3天的__市萬名社工培訓已結束。專門為社工培訓的機會并不多,所以這次難得的3天培訓,使得每一名社工倍感珍惜。

培訓中,每一位老師帶來的講授課程,從___區(qū)社會建設及發(fā)展規(guī)劃到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領域黨建工作到中外社會建設理論概述,再到社會公共服務理論與實踐再到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每一堂課都很精彩,這次培訓讓我記憶最深的就是來自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孫瑩教授在講到社區(qū)隊伍與志愿者隊伍建設。聽了孫教授的一番講解,讓我很受啟發(fā),在社區(qū)工作看似不需要多高的技術含量,其實要想把工作做好需要很多的技巧,比如溝通技巧,團結協作技巧,以及應變事務的能力,我們知道了社區(qū)居民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因為經歷、年齡、學識等因素而大相徑庭,面對不同的人群要用不同的策略,要了解不同行為表現人群背后的心理因素,要善于站在居民的角度換位思考。因此在今后工作中,我們不能因為自己手上有事就草草打發(fā)來訪居民,要耐心傾聽居民訴說,讓居民把情緒發(fā)泄出來,把不滿訴說出來,從細微中洞察信息和居民訴求,了解事件背后的深層原因,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為居民服務。

雖然培訓內容與平日里在社區(qū)的工作有著有一定距離,但聽后使我們更全面、詳細的解了社會、政府對社區(qū)建設的重視,以及出臺的相關政策;老師們用通俗易懂,言簡意賅的語言和一個個生動、鮮活的例子豐富了我們對社區(qū)建設理論知識的掌握。

時代在發(fā)展,每一個人都要不斷進步,此次培訓內容豐富,讓我們跳出了小社區(qū),跟著老師們從宏觀方面了解社區(qū)建設今后發(fā)展方向及實施方法,我也深刻體會到要想做好社區(qū)工作,光有一顆赤誠的為人民服務的心是遠遠不夠的,我還要不斷完善自己具備社會工作專業(yè)知識,比如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管理學、教育學、法學等多學科綜合知識,熟練掌握與社區(qū)工作業(yè)務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政策知識及個案、小組、社區(qū)、社會工作行政等社會工作方法,理論聯系實際,應用到社區(qū)工作中。用飽滿的熱情和自信面對社區(qū)工作。

社工收獲與心得簡短篇7

對社區(qū)工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這一年多的時間。學到不少知識,做到真正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地扎根于基層為群眾服好務。那么在新時期新形式下,怎樣做好社區(qū)工作,怎樣才能給居民帶來便利,讓群眾更滿意呢?

聯系黨、政府和群眾的紐帶。社區(qū)工作的開展,社區(qū)是整個社會的基礎。對整個社會的發(fā)展有著直接重大的影響。作為社區(qū)工作者,面對的眾多的居民,接觸的居民大大小小最瑣碎的事,工作更有意義,也更重要。

無論是待人接物上,轉眼到社區(qū)工作一年多了這段時間。還是處理緊急事件突發(fā)事件上,恒茂華城社區(qū)的前輩們做出了好的榜樣,用自己的行動影響著我隨著時間的推移,認識在改變,感受在加深,工作能也在增強。越來越清楚地看到社區(qū)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做好社區(qū)工作的不容易。

首先,我們應該把自己的位置擺正,我們只是為群眾服務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所以我們對待每一位來辦事的居民都應該熱情地接待,耐心地講解,要有奉獻精神,真誠、耐心地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要把居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辦,他們生氣了,我們不能不耐煩,要耐心、仔細地向他們講解直到他們明白為止,滿意為止。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要及時地去處理,要時刻把他們放在心上。

其次,要多下小區(qū),深入群眾,關心他們的方方面面,隨時了解社區(qū)每一位居民的生活情況,及時為他們排憂解難。要多和居民交流,正確引導他們的思想,關心他們的點點滴滴。人民是國家的根本,就業(yè)和社會保障則是人民生存的根本,社會保障制度與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息息相關,也是人民群眾最為關注的。

只有人民的生活有了保障,社會才會穩(wěn)定的發(fā)展。就業(yè)、社會保障、勞動關系事關人民群眾的“三最”問題。在這方面,在報告明確要實現“社會就業(yè)更加充分,覆蓋城鄉(xiāng)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的目標。

在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中,勞動保障系統(tǒng)作為政府民生工作的職能部門,任務更加艱巨,責任也更為重大。而我作為直接和百姓接觸,傳達政府政策的最基層工作者也感到自己身上責任重大。

首先,要有良好的群眾基礎;畢竟群眾是社區(qū)工作者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一切工作脫群眾都是錯誤的。不可取的。沒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就無從談社區(qū)文化,社區(qū)認同感,歸屬感。

第二,要有責任意識。社區(qū)工作系于全局,責任重大,社區(qū)工作者要樹立干一行、愛一行、無私奉獻精神,要有崇高的事業(yè)心和強烈的責任感,始終不能忘記自己的職責,始終不能忘記做好本職工作,從小事做起,增強自身責任。

第三,堅持以人為本,樹立服務第一的觀念,一心一意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從中追求社區(qū)居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增強社區(qū)的凝聚力。要深入居民家中了解居民“所急、所需、所盼”,及時解決居民的熱點、疑點、難點問題,始終不渝地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居民的心坎上,當好居民的貼心人。

社工收獲與心得簡短篇8

7月2日至4日,我參加了20_年社區(qū)工作者培訓班,雖只有短短的幾天時間,但課程內容相當豐富,有社會工作實務原則的介紹,社會工作和社區(qū)互助的關系,社會工作實務的交流,還有分組案例討論分析,十分切合社區(qū)工作實際。

培訓中,每位老師帶來的專業(yè)報告都十分精彩。老師們生動的講解,舉出一個個貼近生活的案例,結合具體事件,加以理論的運用,把我認為很繁瑣的問題變得有條有理,使我收獲頗多。

在所有課程中,讓我記憶最深的是上海大學社工系范教授給我們帶來的社區(qū)工作實務原則專題報告,范老師用幽默詼諧的語言講述了他在生活、工作中接觸的實例,他用心理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的技巧讓我們得到很多啟發(fā)。通過他的講座,是我們了解到面對不同的人群要用不同的策略,要了解不同行為表現人群背后的心理因素,要善于站在居民的角度換位思考。因此在今后工作中,我們要尊重每一位居民,耐心傾聽居民的訴說,讓居民把情緒發(fā)泄出來,把不滿訴說出來,從細微中洞察信息和居民訴求,了解事件背后的深層原因,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為居民服務。

分組案例討論和集中點評,讓我們分享到社區(qū)同仁的社會工作經驗交流和與老師共同解析案例,學會面對出現矛盾和問題,如何著手進行處理解決,提高了自身的業(yè)務素質和理論水平,使我受益匪淺。

這次培訓,包含了在社區(qū)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種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讓我們學到了寶貴的工作經驗。我深刻的體會到,作為一名社工,不僅要有一顆服務居民的心,還應具備社會工作專業(yè)知識及心理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綜合知識,要熟練掌握與社區(qū)工作業(yè)務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政策知識及個案、小組、社區(qū)、社會工作行政等社會工作方法。作為新時期的社工,我們更應該以創(chuàng)新的理念在社區(qū)這個基層崗位上發(fā)揮它應有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腳踏實地,勇挑重擔,努力提高服務居民的本領和水平,為民排憂解難,為民多辦實事,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求、我有所為”。

社工收獲與心得簡短篇9

一眨眼,在玖久實習三周的時間就結束了。雖然時間很短,但是感觸還是不少,也收獲了很多東西。這次實習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也就是第一周,主要是留在玖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機構那邊實習,簡單了解了些機構的宗旨、理念、組織運營狀況、以及已經開發(fā)過的項目。第二階段:也就是第二、三周,轉移到金水區(qū)金色港灣社區(qū)金夕陽托老服務中心實習,除了做些簡單的日常工作外,主要協助托老中心駐崗社工策劃了兩次活動,學到些老年社會工作實務方面的方法和技巧,體會到了實務和理論知識間的不同。

實習是我們石老師統(tǒng)籌安排的,但實習單位是自己選擇的,我在結合學姐學長和老師意見后,就果斷選擇了在玖久實習,因為玖久在咱們鄭州發(fā)展早,做實務也比較專業(yè)。來玖久實習后發(fā)現果真是這樣,第一天見到孫主任就被她的人文關懷深深打動了,感謝玖久為我們提供的這次實習機會,感謝玖久給我們實習成長的平臺!

下面談談自己的實習心得:

首先,在機構運營上,切實感受到在內陸地區(qū)社會工作機構發(fā)展的不易,雖然政府在社會工作機構運營上給予了支持,但是支持力度有限,重視程度也有待提升。不過我相信隨著社會制度的發(fā)展和完善,社會工作機構也會在鄭州不斷地發(fā)展強大起來。同時,看到孫主任帶領玖久的社工們勇于開拓、扎實進取所做的努力,在這樣一群可愛的人的共同努力下,希望玖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能夠越辦越專業(yè),越來越強大!其次,要學會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的靈活變通。轉移到金色港灣社區(qū)金夕陽托老服務中心后,參與策劃并組織了兩次活動,收獲還是挺多的。先是為社區(qū)老人們舉辦了一場“元旦聯歡會”,從籌備工作到最后“元旦聯歡會”結束,我體會到,任何一個活動,要想辦的成功是需要各個方面都做好準備工作的,并且有備選方案和應急措施。從宣傳通知老人們參與活動到最后的總結,這個過程中有許多值得注意和反思的細節(jié),我認識到信息反饋是很必要的,在活動后聽聽老人的意見和看法,聽取下老人的建議對以后開展工作大有裨益。然后,在托老中心駐崗社工張秀娟的帶領下,我們的“金夕陽托老站老人建檔活動”也如期開始,這次活動通過入戶填寫調查問卷的方式開展,無疑是一項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雖然我們還沒有完成全部調查問卷實習時間就結束了,但還是收獲了入戶訪談方面的知識和技巧,以及一些注意事項,體會到做實務是件不簡單的事兒,里面有很多學問的,要學會將自己所學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去,逐步積累經驗,扎實工作。

最后,要學會與人交往,建立起自己的人際關系網絡,并學會靈活運用身邊的人力資源。在托老中心的實習中發(fā)現,社區(qū)社會工作真的是要挖掘并整合社區(qū)和社會資源,調動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參與進來,共同做好服務工作。這讓我切實體會到不論是在社會工作實務中,還是在以后自己的發(fā)展中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網絡,并學會靈活運用是很重要的。當然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網絡有許多要學習的技巧和值得注意的細節(jié),這就要求我們社工要動用自己所學,秉承社會工作的專業(yè)理念,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個人品質。

當然,自己的收獲和心得不只是這些,還有許多細節(jié)就不在這里一一列舉了。

總之,在這短短的三周時間里,不論是在專業(yè)知識上還是在個人成長上收獲都是挺大的,感謝三周以來玖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特別是孫主任的關懷和照顧和指導,感謝金夕陽托老站的社工張秀娟帶領我們認真開展工作,讓我們接觸實務,并不斷給我們糾正不足,讓我成長了很多,謝謝!

社工收獲與心得簡短篇10

20___5月份我參加了在松江區(qū)西林成校舉辦的社會工作者培訓班,經過這次培訓,我對社會工作、社會工作方法、社會工作價值觀等都有了深刻的認識,下面我簡單談談幾點心得體會。

社會工作是一個性質明確又處于發(fā)展中的專業(yè)和社會服務,我對社會工作的多種理解——科學的助人方法,是助人活動,是一種藝術,是一個專業(yè)。現代社會工作的本質特征:秉承利他助人的價值觀,綜合運用社會工作專業(yè)知識和方法,為有需要的個人、家庭、群體、機構和社區(qū)提供專業(yè)社會服務,幫助其舒緩、解決和預防社會問題、恢復和發(fā)展社會功能、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職業(yè)活動。

在學習過程中我感受最多的是老師將學習的內容進行了梳理,系統(tǒng)的將知識分塊整理后傳授給我們。例如根據介入方法分為小組和個案兩個專題,又根據服務對象分專題討論。這種“專題”式的授課模式讓我們更專注于各個不同領域呈現出來的問題及針對的技巧,在歸納與分析中加深了對不同技巧的認識和運用,可謂是“溫故”。同時,在課堂上通過分小組討論讓同學積極表達自己的看法與觀念,是讓同學們積極投身到知識創(chuàng)新與分享上來的一種良好方式,既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又增加了與老師的互動,可謂是“知新”、一舉多得。我本人非常喜歡課堂上這種討論的環(huán)節(jié),覺得在討論過程中表達自己觀點的同時能聽取其他人的觀念和思想是互相促進與提升的一種良好方式,并且在展示小組成果時展示的是智慧也是分享的喜悅。

社會工作者并不是一開始頭腦中假設的簡單的助人行為,通過學習我了解到,社會工作者的專業(yè)知識和職業(yè)能力分為三部分:一是價值理念。與其他社會學科不同,社會工作是一個以價值為本的專業(yè),價值是社會工作專業(yè)的靈魂。社會工作價值是指社會工作對社會工作者在專業(yè)實踐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價值傾向的要求和規(guī)定。作為一個專業(yè)的社會工作者,應具備平等、尊重、民主、接納、誠信、助人自助、自決等專業(yè)價值理念。二是知識體系。社會工作者除應具備社會工作專業(yè)知識外,還應具備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管理學、教育學、法學等多學科綜合知識,應熟悉與社會工作業(yè)務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政策知識。三是實務能力。社會工作者應熟練運用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qū)工作、社會行政管理等社會工作方法,協助服務對象解決問題,克服困難,挖掘潛能,恢復和發(fā)展社會功能。社會工作者在從事社會服務過程中,應能夠與各類服務建立專業(yè)關系,對服務對象的問題做出預估,制定服務計劃和服務協議,能夠獨立接案、結案和提供跟進服務,能夠對提供的專業(yè)服務質量和效果進行評估,能夠制定科學合理的工作方案和發(fā)展規(guī)劃,整合、運用相關社會服務資源,拓展服務領域,影響社會政策。

時間過得很快,這次社會工作者培訓已結束。在這次培訓中,我認真聽取了精彩而又有現實意義的課程,雖然培訓中的課程并不一定與平日工作有直接關系,但社區(qū)工作分工不分家,掌握各個條塊相關政策、情況是每位社會工作人員都應該做到的。

新世紀的社工應該以創(chuàng)新的理念在社區(qū)這個基層崗位發(fā)揮自己應有的作用,而作為年輕一代的社工,我們要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在日常工作中腳踏實地,勇挑重擔,努力提高服務對象的本領和水平,為基層建設做出貢獻!

329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