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基金管理中心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

| cwl2

梁家河精神是延安精神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原生形態(tài),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根源所在,其中既可以看到堅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全新全意為人民謀幸福的根本宗旨的堅守,也可以看到創(chuàng)新的精神、共建共享的意識、綠色發(fā)展的理念等雛形和萌芽。深入思考研究梁家河精神,做新時代好干部。

準確把握梁家河精神的根與魂,是傳承的核心所在。在陜北那艱苦的七年歲月里,青年習近平從一個十五六歲的不諳世事的少年,逐步成長為一名沉穩(wěn)自信、奮發(fā)有為的共產(chǎn)黨員和大隊支部書記,梁家河的知青歲月是習近平總書記成長的力量源泉。習近平總書記用自己青年時代在基層的成長經(jīng)歷告訴我們,在基層錘煉,就要做到心隨黨旗在基層,情系群眾共生長,為民服務敢干事,在基層磨煉中不斷升華精神、檢驗作風、提高能力。堅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是根。習近平總書記是當時梁家河最年輕的知青,在最貧瘠的地方經(jīng)歷了艱難困苦的考驗。在逆境中他始終沒有放棄理想和信念,沒有放松讀書學習,正是這7年的磨礪,使他學到了大學問,使他的思想和精神境界得到了升華,也為他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魂。正如梁家河村黨支部原書記石春陽所說,“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群眾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從群眾最需要、最迫切的一樁樁實事做起,為當?shù)匕傩罩\幸福、謀發(fā)展,身體力行地詮釋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這也成為他后來一以貫之的人民立場。在梁家河,習近平與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勞動,從不適應農(nóng)村的艱苦環(huán)境到習慣了一身泥土和粗茶淡飯,習近平是處處留心百姓的困苦,處處用心為百姓辦實事的,他留心到了村民生活和勞動中的不便,用盡心思辦成了陜北也是陜西第一口沼氣池,打了一口甜水井,相繼又辦了“鐵業(yè)社”、“代銷店”、“縫紉社”、“磨坊”、“菜園”,實實在在的解決了村民的難題。

梁家河精神的根與魂,集中反映了新時代總書記提出的好干部標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了新時期好干部標準。“三嚴三實”“四有”“四個鐵一般”等要求。提升政治能力、善于從政治上觀察和處理問題; 強化政治自律、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五個方面是有機整體,必須準確把握、自覺遵循。信念堅定是前提條件,是精神之“鈣”,是共產(chǎn)黨人的靈魂和命脈。只有信念堅定,才能在任何情況下站穩(wěn)黨性立場,在關(guān)鍵時刻靠得住、信得過、能放心。為民服務是根本宗旨。只有“公”字當頭,以“民”為先,才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勤政務實是履職之要。只有敏于行、求實效,才能保持“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敢于擔當是基本素質(zhì)。面對大是大非必須敢于發(fā)聲,面對危機必須敢于挺身,面對失誤必須敢于擔責,面對歪風邪氣必須敢于斗爭。清正廉潔善養(yǎng)浩然正氣。自覺做到底線不丟、紅線不越、高壓線不碰。真正做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為奮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戰(zhàn)斗。

27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