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長》觀后感
《中國機長》作為中國首部大制作的空中災難救援電影,我們都知道,這部電影是根據(jù)2020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的:
2020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從重慶江北機場起飛前往拉薩,當飛機來到9800米高度巡航時,機組發(fā)現(xiàn)飛機右側內(nèi)擋玻璃出現(xiàn)裂紋,立即申請下降高度并返航。憑借過硬的飛行技術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機組成員駕駛飛機安全備降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所有乘客平安。
機組成功處置險情,機長將飛機成功降落于成都雙流機場事件引起了全國乃至海外熱議,都在宣揚該機長劉傳建的高超技術水平、超強的應急反應能力、遇事沉著冷靜和優(yōu)良的職業(yè)素養(yǎng),為我國和川航掙足了顏面,也使機長劉傳建成為了先進典型。
9000多米的高空,800公里的時速,零下40多攝氏度的溫度,全機人員命懸一線,劉傳建機長能在這么緊急的情況下,冷靜處理,最終平安降落,不僅讓我們感動,更讓我們由衷敬佩,他是英雄,是值得所有人學習的英雄。這種過硬的技術能力,專業(yè)的職業(yè)操守,離不開平日里的專研學習與辛苦訓練,這種愛崗敬業(yè),認真努力,不怕艱苦,不怕奉獻的英雄精神是新時代黨員干部們的學習榜樣。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學習劉傳健的擔當精神。在飛行事故發(fā)生時,有乘客稱飛機劇烈顛簸,出現(xiàn)失重感覺。面對乘客的驚慌和恐懼,機長沉穩(wěn)駕駛操控,乘務員一遍又一遍地通過廣播安慰乘客“相信有能力有信心處理好”,最終化險為夷。機組人員果斷應對、正確處理,體現(xiàn)了強烈的擔當和責任感。黨員干部要秉承組織和工作賦予的責任和使命,嚴以律己,恪盡職守,扎實做好工作,為群眾服務;敢于擔當,積極承擔責任,反思進步,對自己負責。要牢記時代賦予青年人的使命,堅決擁護黨的領導,保持高度的工作熱情和責任心。黨員干部要切實起到帶頭作用,引導基層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青春、熱血、激情和奉獻共圓中國夢。
掌握過硬本領,學習劉傳健的專業(yè)精神。劉傳健機長曾是一名空軍飛行員,有著二十多年的飛行駕駛經(jīng)驗。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時,副駕駛身體飛出一半,無線電基本失靈。在這樣的極端條件下機長劉傳健憑借駕駛經(jīng)驗,靠目視手動操控,將飛機從近萬米的高空安全平穩(wěn)迫降至機場,反映出高超的技術水平和職業(yè)素養(yǎng)。黨員干部在工作中同樣應該具備專業(yè)素養(yǎng),練就一身專業(yè)本領,不斷提升工作能力。要不斷學習專業(yè)理論知識,與時俱進,勤學多思,豐富和提升自己的職業(yè)素養(yǎng);要結合自己的專業(yè)崗位立足于實際,踏實肯干,不斷在實踐中積累經(jīng)驗,總結教訓;要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用習近平主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以專業(yè)知識和能力服務與社會,通過自己的工作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
劉傳健機長說得好,我們要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guī)章。
感謝影片《中國機長》,讓我感悟頗深,也學習到很多東西,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