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場疫情,希望青年人用大寫的青春用讀書積蓄力量,用拼搏昭示希望。下面小編整理學習講抗疫故事做奮進青年精神感悟,歡迎閱讀。
沒有哪一次巨大歷史災難,不是以巨大的歷史進步為補償的。在這即將邁進全面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的時刻,疫情未能阻擋我們奮進的步伐,我黨以及全國人民、海外同胞在面臨此次新冠疫情時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團結。戰(zhàn)疫的過程,更是彰顯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yōu)勢。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始終把愛國主義銘記于心——青春更應當是奮斗的年紀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中華大地的每一寸土地都由中華兒女的血汗鑄就,無論是怎樣的磨難也無法徹底摧毀我們,這講的不是一種自傲,而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傳承。這種傳承體現在了制度上,從古代的皇權至上演變到如今,現代中國的強大制度優(yōu)勢帶來了高效行動力,政府一聲令下全國人民自覺遵守,政府周密的布局和人民的積極配合,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看似無解的困局。這種傳承更加要體現在下一代身上,如果孩子們的追求不再總是一味追求浮淺的醉生夢死,而是在一次次山河破碎風雨飄零中主動破繭成蝶,扛起社會的責任,用苦難磨礪自己的稚羽,終有一天,不單是吾等少年,整個華夏都將翱翔于青冥之上。
作為一名大學生,更應該書寫大寫的人生,時時刻刻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我們要在這場戰(zhàn)役中學習譜寫“大寫的青春”,讓青春夢想在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的中國夢中綻放。大寫的青春里應有大寫的家國情懷,讓青春走出孤芳自賞的小我,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大寫的青春用讀書積蓄力量,用拼搏昭示希望。
響徹全國的新冠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打響以來,一批又一批白衣戰(zhàn)士奔赴一線,這其中有很多90后挺身而出,在抗疫戰(zhàn)斗中逆行閃光。正如成都網友“基層觀察者”在《戰(zhàn)“疫”青年說》中所說:“在狂風暴雨中,在艱難險阻中,用稚嫩的肩膀驅散疫情陰霾,扛起了希望,照亮了前方。”在抗擊新冠疫情的最前線,一批批熱血青年聞“疫”而動,加入戰(zhàn)“疫”大軍,年輕的白衣天使瞬間化作沖鋒的戰(zhàn)士,英勇無畏,披掛上陣,危難時刻顯身手,用行動詮釋著中國青年的樣子、中國未來的樣子。
“危險的時候肯定不能退縮!”——武漢市四醫(yī)院的一名95后男護士許漢兵的誓言擲地有聲。疫魔襲來,白衣勇士——病毒“阻擊手”們挺身而出,篤定“該沖鋒的時候就要沖鋒”的信念,慷慨請戰(zhàn),他們無所畏懼,毅然決然地披掛出征,鏗鏘步履跑出了令人驚嘆的“加速度”,展開了和死神搶人的博弈。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客運暫停,湖北荊州90后女醫(yī)生甘如意靠騎自行車和搭車,日夜兼程,4天3夜趕回醫(yī)院匯集后奔赴武漢戰(zhàn)場;26歲的內蒙古婦幼保健院護士王琿,推遲婚禮前往湖北抗疫一線,她坦言:“戰(zhàn)勝疫情是最好的結婚禮物”;90后醫(yī)師時秋,脫下婚紗披“戰(zhàn)袍”:“這是我這一生最勇敢的決定,也是最自豪的決定。”“地有界,心無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上,數萬名白衣戰(zhàn)士生死相依、性命相托,心連心、手挽手、肩并肩,筑起了一道護佑人民的生命防線。
“我想成為你們的愷甲。”——北京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RCU護士的承諾暖人心扉。17年前那場SARS“戰(zhàn)役”,自己被保護的那些瞬間,深深地烙在了她的腦海里。在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難防控的戰(zhàn)疫中,如張司愷一樣,諸多醫(yī)務人員懷揣一顆顆感恩的心,以血肉之軀與病毒短兵相接,冒著極高的被傳染風險,面臨著治愈患者、打敗疫魔的焦灼與重壓,承擔著超負荷的工作任務。但年輕的他們與時間賽跑,同病魔較量,以鋼鐵般的意志為遏制疫情蔓延拼盡全力,為守護患者生命貢獻全部。“莫黑不怕(武漢話:不要害怕的意思),緊握我的手!”空軍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護士陳穎說:“這種被需要的感覺特別幸福。”這是何等崇高的境界!也門撤僑、汶川地震……這些被共和國保護的孩子,此刻成為了戰(zhàn)疫魔驅病毒的中流砥柱。一大批90后白衣戰(zhàn)士接過前輩手中的接力棒,夜以繼日地奮戰(zhàn)在抗疫前線,成為為黨分憂、為國擔當的突擊隊和生力軍。
“如有不幸,捐獻我的遺體研究攻克病毒。”——武漢科技大學天佑醫(yī)院腫瘤科護士李慧的請求直戳淚點。由于長時間佩戴醫(yī)用裝備和連續(xù)多日超負荷工作,很多人的臉頰都過敏紅腫甚至掉皮出血,脫下口罩和護目鏡后露出“毀容”般的創(chuàng)傷、壓痕;有的因過敏而面部腫脹,眼睛只剩下一條縫,“只要還能睜開眼,我就不能退”;被汗水浸久的手泛白、生皺,頻繁使用消毒液的手上遍布血口子;“為了救人,咱生命危險都不在乎了,哪里還在乎頭發(fā)呢”,言語中盡顯“舍我其誰”的精氣神;27歲的劉暢是武漢市武昌醫(yī)院的醫(yī)生,只要進ICU就至少要待12小時,在生死瞬間,他要做那個“比死神跑得更快的人”。日夜相伴,情同親人,卻因著一身防護服,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你救了我的命,我卻連你真正的樣子都沒見過”是病房里最真實的寫照。白衣天使們用揮汗如雨的汗水、精湛的醫(yī)術甚至生命,唱響了戰(zhàn)疫時期的武漢版《為了誰》。
磨難孕育不屈,逆境成就非凡。在征服疫魔的戰(zhàn)場上,在治病救人的隊伍里,年輕的你“守醫(yī)者初心、擔健康使命”,勇挑重擔、報國奮斗,你的付出和奉獻,必將讓你在人生旅途上拔節(jié)生長,必將換來沒有病魔、沒有恐懼的歲月靜好。“天使力量”和“天使智慧”凝成了這個春天最美的戰(zhàn)“疫”姿態(tài)。
親愛的抗疫戰(zhàn)士們:
你們好!
感謝你們在這場戰(zhàn)疫中的付出,是你們的誓死抗爭、不畏犧牲,阻止了病魔的肆意侵入!是你們的默默堅守、辛勤付出,守住了防疫戰(zhàn)線!是你們的齊心協(xié)力、眾志成城,讓我們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如今,疫情防控已經到了最吃力階段,拜托你們,再堅持一下可以嗎?再加把勁,再用點力,徹底戰(zhàn)勝疫魔!
在卡點蹲守的防疫戰(zhàn)士,再堅持一下好嗎?我知道,你已經連續(xù)工作超過了30天,每天超過12個小時,受過寒風的吹咧,經過太陽的曝曬,也曾在大雨磅礴中孤獨地躲在小帳篷內,默默守著小區(qū)出口。你家中還有父母的擔憂、兒女的期盼,還有好幾雙眼睛默默等你回家。你曾受過不配合者的白眼,也感受過居民送上的溫暖,還收獲了一份戰(zhàn)友的情誼。群眾給你的一個微笑,都讓你如浴春風,你給群眾的一句謝謝,都在默默拉近和群眾的距離。記錄居民出入情況,監(jiān)測人員體溫,上門登記居民信息,為居民提供服務,單調枯燥且又重復的工作,卻是阻止疫情傳播最關鍵的防火墻。疫情已經進入最后的攻堅時段,拜托,請務必再堅持一下好嗎?
居家隔離的億萬群眾,再堅持一下好嗎?我知道,你已經好多天都沒出門了,想念那自由自在的奔跑,想念燒烤、啤酒、火鍋、涮羊肉,渴望在人民廣場溜幾圈,和朋友們喝一次下午茶。在家的日子里,旅游是從廚房到臥室,拍照是窗外一成不變的風景,一日三餐是自己那糟糕的廚藝。無聊的你,搞出了許多黑暗料理,學會了左手和右手下棋,數清楚了自己有多少根秀發(fā)!你雖然沒有走向“疫”線,但你也是真正的“抗疫戰(zhàn)士”!復工復產下,你終于能走出家門,看看外面的太陽,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看看樹上的鳥兒,但請記得戴好口罩,不去人流聚集地,不聚會,不聚焦,再堅持一段時間,勝利就在眼前,加油,奧利給!
與病魔做抗爭的白衣天使,再堅持一下好嗎?我看到,少女的肌膚因酒精浸泡變得褶皺,春風般的面容因口罩擠壓變得猙獰,年輕的生命在奮戰(zhàn)疫情中逝去。你跨過物資短缺的障礙,扛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從死神手中一次次把人拉出來,稍微不注意,就容易把自己也拽進去。你在做一場生與死的斗爭,一個個戰(zhàn)友倒下了,又有一個個新隊員加入。你甚至看不到他們的面孔,只記得衣服后面那一個個可愛的名字,也許今天還在你身邊做手術,明天就躺在冰冷的病床上呻吟。忙碌了近10個小時的你,嘴里吃著飯,心中想起了在家里的孩子和父母。你已經很久沒回家了,很久沒有和家人說過話了,很久沒有抱抱自己的孩子了。然而,這樣的日子就快結束了,請務必再堅持一下!好嗎?
愿春暖花開,夢回神州大地!
向你們致以萬分敬意的人
新春伊始,一場突如其來、態(tài)勢兇猛的新冠疫情陰影籠罩荊楚大地,并迅速蔓延波及全國。面對戰(zhàn)“疫”,全國人民站在一起、心手相連、同舟共濟、共同堅守、全力應對。在這場看不見硝煙但生死攸關的激烈戰(zhàn)斗中,許多90后、甚至00后挺身而出,勇做“逆行者”,當好“守門人”,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踐行著“青春擔當”。
20歲大學生志愿者:“不讓青春留遺憾!”
疫情發(fā)生后,許多剛進入象牙塔、平均年齡20歲的大學生,挺身而出、沖鋒在前,勇敢逆行點亮“志愿紅”。他們身著紅馬甲,佩戴紅袖章,穿梭在每一個小區(qū)樓棟,奔走在每一條公路干道,活躍在城鄉(xiāng)的每一個角落,防疫檢查、信息登記、體溫測量、知識宣傳、物資派發(fā)、心理疏導,他們有的是追隨父母長輩的步伐,有的是兄弟姐妹同戰(zhàn)“疫”,有的是朋友同學齊上陣。摘下口罩,他們是青春洋溢、稚氣未脫的在校學生;戴上口罩,他們用逆行者的身姿詮釋著“小戰(zhàn)士”的勇敢與堅毅,彰顯出青年一代的使命與擔當。
24歲護士請戰(zhàn):“我是汶川人呀!”
“這幾天的新聞,讓我想到了汶川地震的場景,我覺得我應該去。”“因為我和其他護士不一樣,我是汶川人呀!”今年24歲的佘沙是四川省第四人民醫(yī)院的一名護士,同時也是2008年汶川地震幸存者。疫情爆發(fā)后,她連續(xù)兩次報名請戰(zhàn)馳援武漢,終于如愿。2008年的汶川地震,年幼的佘沙見證了全國各地對災區(qū)人民無私的援助。12年后,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在疫情防控的緊急時刻,她不懼風險、不忘恩情、義無反顧、奔赴一線,用飽含深厚情誼的行動詮釋著感恩奮進的時代內涵。
27歲博士:“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擔當。”
疫情發(fā)生后,電子科大“90后”博士黃山第一時間聯(lián)系政府,希望可以提供幫助。作為“網紅”羽毛球機器人的研發(fā)者,黃山及其團隊成員根據防疫實際,投運自主研發(fā)的機器人在醫(yī)院門診大廳、隔離病區(qū)進行24小時的防疫宣教、物資配送和便民服務工作,大大降低了交叉感染,緩解了一線醫(yī)務人員工作強度。“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擔當,我們到了這個年齡,處在這個崗位,現在正是我們上的時候。”在全民抗“疫”中,許許多多如黃山一樣的青年人才,勇于擔當、各顯所長,用專業(yè)力量筑牢疫情防控鋼鐵屏障。
29歲醫(yī)生:“推遲婚禮,請戰(zhàn)一線。”
如果沒有這場疫情,“正月初八應該是彭銀華醫(yī)生最值得期盼的日子,辦公桌抽屜里還沒來得及分發(fā)的請柬,是對未過門妻子最大的愧疚!”面對疫情,彭銀華與妻子約定“疫情不散,婚期延遲”,他主動請纓留在醫(yī)院,與時間賽跑、與死神對決。然而,婚禮未辦,彭銀華卻不幸感染,因病情惡化,經搶救無效去世。他還沒來得及將請柬發(fā)出,還沒來得及擁抱等待婚禮的妻子,還沒來得及看看即將出生的孩子,就這樣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他用醫(yī)者仁心在抗疫最前線交出了自己29年的人生答卷。
哪有什么“超級英雄”?只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守護大家。他們是誰的兒女?又是誰的父母?是誰的妻子?又是誰的丈夫?他們很普通卻不平凡。疫情面前,一頁頁摁滿紅手印的“請戰(zhàn)書”,一聲聲不計回報的“宣誓詞”,一張張奔赴一線的“背影照”,青年一代用血肉之軀筑起長城堡壘,用實際行動彰顯出時代擔當。
魯迅先生曾說,“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見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見曠野,可以栽種樹木的,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的。”正是有千千萬萬中國青年,如螢火一般,緊握“最初的夢想”、揮動“隱形的翅膀”,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在狂風暴雨中,在艱難險阻中,用稚嫩的肩膀驅散疫情陰霾,扛起了希望,照亮了前方。
學習講抗疫故事做奮進青年精神感悟5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是黨員我先行!”抗擊疫情戰(zhàn)役打響以來,某某市三醫(yī)院內科黨支部積極響應黨中央和醫(yī)院黨委的號召,迅速行動,黨群連心,充分發(fā)揮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進模范作用,筑牢“生命防護網”,全力以赴為打贏疫情防控戰(zhàn)役而努力。
愛心援助支援,勇用于擔當。“國有戰(zhàn)、召必回、戰(zhàn)必勝”,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內科黨支部廣大黨員和職工沖在了戰(zhàn)場的第一線,用專業(yè)技術投身到這場沒有硝無聲的戰(zhàn)斗中去,舍小家為大家,以實際行動積極支援前線疫情防控工作。在醫(yī)院派送援鄂的兩批11名醫(yī)務人員中,內科黨支部片區(qū)有8名醫(yī)務人員,其中中共黨員2名。援鄂中的普通群眾職工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激情滿懷寫下入黨申請書向黨表決心。在疫情面前,內科支部黨員和普通職工,主動擔當作為,讓黨旗在防控疫情一線高高飄揚。在院的內科支部黨員和職工群眾已經做好充分準備隨時奔赴前線,扛起責任,擔當作為。
加強培訓,筑牢防線。內科黨支部發(fā)出全力抗擊疫情倡議,組織并號召支部各科黨員學習、宣傳新冠疫情防控指南,充分發(fā)揮科學宣傳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作為奮戰(zhàn)在一線的臨床醫(yī)護人員,認真篩查可疑病患,做好科學健康知識宣傳,引導廣大患者及家屬不信謠、不傳謠,科學防控,理性應對。同時,筑牢自身安全衛(wèi)生安全意識,加強個人防護,共同筑牢防控陣地,確保病區(qū)、患者和醫(yī)務人員安全。
黨員在前,投身志愿。內科黨支部多名黨員及職工群眾充分發(fā)揮黨員的先進模范作用,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及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先進性。黨員和普通職工積極參加醫(yī)院黨員志愿者隊、青年突擊隊,犧牲休息時間支援門診疫情篩查及發(fā)熱門診的工作,發(fā)放宣傳資料,認真做好疫情監(jiān)測、排查、隔離、救治等工作。
“一個支部一個堡壘,一名黨員一面旗幟”。在抗擊新冠疫情的戰(zhàn)役中,內科黨支部每一位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醫(yī)院黨委的領導下,為群眾作表率,帶領職工群眾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擊疫情戰(zhàn)役中,不畏懼、不退縮、不計個人得失,筑牢防控堅固堤壩,為打贏防控戰(zhàn)役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