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學的基本方法是啟發(fā)誘導,他以為把握知識應該是一個主動探索領會的過程,因此他在教學實踐中特別重視學生的主動性題目。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 述而》)。啟發(fā)一詞也由此而來。宋代朱熹對這句話做了解釋:"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fā),謂達其辭。"就是說只有當學生進進積極思維狀態(tài)時教師才適時地誘導、引發(fā),"開其意","達其辭"。"憤"、"悱"站在教師的角度講是啟發(fā)的契機條件,"舉一反三"是啟發(fā)的結果。站在學生角度看"憤"、"悱"是能"思","舉一反三"是能"悟"。善教者啟之待時,因勢而利導,"引而不發(fā),躍如也。"啟發(fā)式教學的核心是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鬃右詾?,要調動學生的
積極性,必須了解學生的熟悉規(guī)律,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他說:"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論語 衛(wèi)靈公》)。教師要做不失言的智者,這樣才能使學生聞一知二,聞一知十,既能主動獲取知識,又能發(fā)展思維能力??鬃咏逃某晒?,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講究教育教學方法,這是教師必備的一種品質。正如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遂欲從之,末由也已"(《論語 子罕》)。善于啟發(fā)學生思維,使學生在學習上有"欲罷不能"之勢,說明孔子教育技巧之高超、教育能力。
三、學思結合
孔子一向夸大學思結合,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為政》)只學習不加思考就會迷亂而不明,只思考不學習就會空泛而不實。這種見解符合人的熟悉規(guī)律,已初步揭示了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系??鬃涌浯髮W的重要性,反對思而不學。他以自己的親身體會告誡學生:"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 衛(wèi)靈公》)這說明學習是思考的基礎,離開學習往思考,其結果必然徒勞無得。另一方面,孔子有腔調思考的重要性,反對學而不思。他說:"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論語 季氏》),主張事事處處都應運用思考,極力反對"饜飫終日,無所專心"(《論語 陽貨》)??鬃拥膶W有方向,先是學德,次是學文。思亦有方向,先是思修身,次是思修行。思與行結合,思與社會生活結合。學,不是漫無邊際的學;思,不是漫無邊際的思。學有方向,思有目的。如此,才能領悟孔子學思結合的真諦。
四、學以致用
孔子很夸大學用結合,學以致用。他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論語 子路》)。也就是說,盡管熟讀了《詩經(jīng)》三百篇,但叫他往處理政務,卻行不通;派他往出使外國,卻不能獨立應對。書讀得雖多,又有什么用處呢?孔子主張"學而優(yōu)則仕"。據(jù)《雍也》載,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孔子說:"由也果,于從政乎何有?""季康子又問:"賜也可使從政也與?"孔子說:"賜也達,于從政乎何有?"季康子再問:"求也可使從政也與?"孔子說:"求也藝,于從政乎何有?"意思是說他的學生有的果斷,有的通達人情事理,有的多才多藝,這對于治理政事會有什么困難呢?孔子培養(yǎng)學生的重要目的之一是為了推行其政治抱負,練習學生能夠出仕為宦,治理一方。所以他十分留意學用結合、言行相符。
五、學而時習
孔子在《論語》的第一句話即"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論語 學而》)意思是說,學習了,然后再經(jīng)常溫習、練習、實習,把所學的知識轉化為技能,獲得了成果,內心感到快樂與滿足,不也令人喜悅么?孔子還說溫故而知新"。意思是說,溫習舊的知識而從中獲得新的體會、新的見解。這涉及到新舊知識關系的看法,是符合教學規(guī)律的??鬃右詾閷W習靠多聞多見,往偽存真。他說:"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論語 述而》),多聽多看,廣于見聞,即認真學習,對于不明白和靠不住的事情要存疑,不盲目往做,只是謹慎地說已經(jīng)明白的道理,做已經(jīng)明白的事情,就可以減少怨尤和造成遺憾。學習本身是不斷實踐的過程,要反復地學習實踐才能牢固地把握所學的知識。對所學的知識熟練了,融會貫通了,便可舉一反三,告諸往而知來,從已知探未知。故,學而時習之。
讓我們一起為弘揚國學而努力吧